“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高質量老年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是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落實二十大精神的迫切需求。以此為導向,形成高質量老年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的‘中國方案’是新時期我國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應有之義及重要命題?!比珖舜蟠?,溫州醫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說。
李校堃指出,我國老年健康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人才供給與社會老齡化需求不匹配,老年健康相關專業人才匱乏。二是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課程設置難以滿足崗位需求。我國本科層次尚無老年醫學等相關專業設置,目前全國僅有11所高校自設了老年學、老年護理學等二級學科,人才主要來自健康服務與管理、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等專業,碩博層次培養規模小,內涵待完善。三是保障協同機制缺失,老年健康相關政策及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人才隊伍建設未能形成良性發展。
李校堃建議,加快推進我國高質量老年健康服務人才培養。
他指出,首先要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體系。一是高起點優化老年醫學學科專業結構。本科階段將老年醫學列入一級學科專業招生,碩博階段擴大老年醫學專業招生規模職業教育階段提升學科等級。二是高質量實現人才的貫通培養。樹立卓越人才的培養定位,推進“5+3+X”人才貫通培養模式改革,強化畢業后培訓和繼續教育。三是高標準構建產學研一體的專業教育資源。
其次,強化政策引導,聚焦破解人才短缺的關鍵難題。一是加大招生就業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實行單獨招生、增加計劃、提升專業生均撥款等,逐步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大培養過程的政策激勵。二是完善人才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大力推進老年照護、失智老年人照護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加快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積極探索推進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老齡化社會實際的老年健康相關職業資格認證,大力推行“1+X”證書制度。三是提升行業專業人才待遇,提升專業人才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增強行業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
再次,強化政校協同,形成多部門協同保障機制。一是建立多部門協同保障機制。強化以政府為主導的多部門協作,教育、衛健、財政、人力社保、發改、民政等多部門成立專門協同機構,明確工作重點內容。二是優化促進人才發展的軟機制。出臺人才培養與激勵政策,建立健全配套的人事掛靠機制、職稱晉升機制、獎勵機制、榮譽傾斜機制等,并制定可操作性的實施路徑,推動形成養老服務人才和產業發展的政策合力,切實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榮譽感和幸福度。三是改善促進行業發展的硬環境。摸清現有醫療和養老機構的規模及機構內資源的實際情況,對資金、人才、設備等資源進行合理規劃,整合養老、醫療、家庭照護等各種資源,全面打造健康養老優勢產業。